3月22日,财政部发布的《2022年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有关专项资金预算分配表》显示,财政部下达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专项资金4000亿元,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
根据预算分配表,4000亿元专项资金中,落实新出台留抵退税政策的专项资金3042.15亿元,支持小微企业按原有政策实施制度性留抵退税的专项资金957.85亿元。从获得资金的地区看,北京市获得225.5亿元,江苏省获得378.71亿元、上海市获得225.22亿元。
据了解,在财政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中央财政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将按时点要求及时下达,包括新出台留抵退税政策专项资金、其他退税减税降费专项资金、补充县区财力专项资金。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留抵退税规模在减税降费总规模中占比较大,1.5万亿元规模的留抵退税需中央财政及时给予支持,上述专项资金的建立,有利于确保留抵退税政策的有效执行。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家连续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向市场主体让利、大幅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同时,也将一定程度上加剧地方财政资金紧张,加大收支矛盾。而此次国家出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中央财政按现行税制负担的50%退税资金外,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增加地方财政特别是市县财政资金来源和调控能力,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重点用于留抵退税,将有力缓解地方财政退税资金紧张问题。
“此次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充分体现了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原则,重点突出保基本民生、保经济稳定,把小微企业退税摆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对小微企业和六个重点行业的留抵税额全部做到应退尽退,不留死角。这对我国积极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和疫情冲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稳定中国经济基本盘、保持经济活力和韧性提供了重要财力支撑。”张依群如是说。
财政部表示,专项资金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实行动态监控,防止闲置挪用,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对地方的补助直达市县基层。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得用于建设各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棚户区改造新开工项目等支出。
“此次留抵退税直达市场主体成为重要亮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直达地方财政,成为地方财政留抵退税的重要资金来源,确保留抵退税资金能够及时足额退至企业。”张依群建议,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退税机制,建立企业退税档案,按企业票据退税;另一方面,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表执行,加快退税节奏,缩短退税时限,做到提前退和足额退。
何代欣表示,退税资金直达市县两级是继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市县两级之后又一项新的举措,这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下一步,要保障退税“红包”及时落袋,确保专款专用,切实发挥退税资金为企业纾难解困的作用。要让市场主体了解留抵退税的操作流程。
(责任编辑:周悦子)